
沿革:
第十公墓納骨堂
中寮鄉第十公墓納骨堂:
位於中寮鄉廣福村「公館崙」
- 民國86年興建,樓高三層,民國87年完成啟用
- 民國88年921震災震毀
- 民國89年重建納骨堂,平房建築面積478.65平方公尺,可容納3234位骨〈灰〉罈。
中寮鄉第十五公墓納骨堂
位於中寮鄉爽文村與龍安村交界「二彎坪」
第十五公墓納骨堂
- 民國73年規劃籌建,實施舊墓更新「公墓公園化」,禁葬、清查墓基、遷葬等工作
- 民國78年施工,樓高三層
- 民國80年完成啟用
- 民國88年初另於「公墓公園化」八卦形墓葬區設800個墓基。
- 民國88年921震災後納骨堂震毀
- 民國89年重新原地建造,
- 民國91年完成納骨堂主體結構樓高三層,樓地板面積1,332平方公尺,可容納11,000位骨〈灰〉罈。
結語
公共造產納骨堂建設為殯葬業務最重要的一環,除考量民間習俗
傳統外,尚需配合地理文化環境、人文取向、事業經營等。並經整體評
估擇定南、北中寮各建造一座納骨堂。
『公館崙頂迎日月、龍眼林蔭庇永恆』,正是南投縣中寮鄉公共造產納骨堂最佳寫照。
具體創新作為:
- 建置「殯葬管理資訊作業系統」並聯結繳費系統:比照戶政服務、免填寫申請表件。
- 一網多工三處聯網、三向服務,「生產線模組化」作業。
- 聯結繳費系統:控管嚴密,防止人為弊端。
- 全面更新設置納骨灰櫃標示鋁質金色「銘牌」。
- 全面裝設全國唯一『彈性鋼質安全護欄』,並於堂內標示,避免地震納骨罈受損。
- 辦理台北復興航空墜機案機長「廖建宗」進堂案。
- 設置納骨堂管理員工作紀錄簿:加強人員服務態度、明示工作內容、
環境安全衛生維護、確實詳實紀錄,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。